《凯歌》
沈明臣〔明代〕
衔枚夜度五千兵,密领军符号令明。
狭巷短兵相接处,杀人如草不闻声。
大意:华城融
将官带领着五千精兵衔枚夜行,秘密领取军符,号令严明。
狭窄的小巷里和敌人短兵相接,杀人就像割草一样悄然无声。
赏析:
此诗作于明嘉靖三十五年,当时沈明臣在抗倭名将胡宗宪军中担任掌书记。
胡宗宪在烂柯山上宴请将士,酒酣乐作之际华城融,请沈明臣为铙歌十章,沈明臣援笔立就,酾酒高吟,其中便包括了这首《凯歌》。
展开剩余57%此诗描绘了抗倭战争中的一场胜利战斗,充满了对爱国将士的赞美之情及对倭寇的仇恨和蔑视。
首句描绘了大部队夜间的军事行动,神不知鬼不觉,显露出这是一次秘密的进袭,体现了军纪的严明。
“衔枚”是古代行军时,为防止士兵发出喧哗声而令其口中衔筷状物的做法,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夜间行军的静谧与神秘。
“夜度”则暗示了这是一次秘密的军事行动,充满了紧张和刺激。
次句进一步强调了行动的保密性和军纪的严明,主将接到出击命令后,立即发布命令,各使凛遵,为胜利奠定了基础。
“密领”强调了军令的保密性和严肃性。
“号令明”则进一步突出了军队纪律的严明和指挥的高效。
后两句直接描绘了战斗的惨烈和士兵们的英勇。在狭窄的小巷中,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,展开了白刃战。
“杀人如草”形象地描绘了杀敌的轻易和迅速,同时也透露出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。
“不闻声”三字又营造出一种令人心惊胆寒的静谧氛围,显示出战事进展之顺利和官军掌握主动权的优势。
这首诗是明人七绝中值得称道的作品之一,诗中写夜战巷战情景,语极独到,遍索汉唐边塞之作无有也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华城融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发布于:河北省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